請輸入查詢內容
注音
拼音
簡體 致进之提举尺牍
解釋
元?趙孟頫行書名帖。因夫人管道昇去世,親家進之賻贈奠儀,特寫信札以表感謝。書於元仁宗延祐六年(1319),時年六十六歲,三年後去世。本幅28.5×53.5公分。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1、 中國古代尺牘具有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
2、 魏晉六朝行草尺牘獨特的章法形式的出現絕非偶然。
3、 正是由於唱和詩鮮明的交際性、承擔尺牘的功能、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絡,在某種程度上決定了“以文為詩”。
4、 我們應該看到,只要學會辯證地揚棄,尺牘專用語在現代信函寫作中仍然能夠發揮積極的作用。
5、 能文,尤工尺牘,詞以小令見長,蘇軾稱其“入刀筆三昧”。
6、 唱和詩鮮明的交際性及承擔尺牘的功能,對於重新認識“以文為詩”具有新的意義。
7、 尺牘,是古人對書信的一種雅稱。
8、 進一步論述吳門書派文人尺牘藝術的歷史價值及其影響。
9、 因為尺牘也是用宣紙、循古制,用毛筆行書豎行寫就的。
10、 他從腰間褡包內摸出厚厚兩軸絹絲手卷,遞給紫元宗,道:昔年我拜訪道宗祖師,他們多饋贈所著道書,都是些竹簡尺牘。
11、 書中有二十多副對聯,兩篇祭文,一篇殘賦,一篇駢體文的勸進表,十幾封尺牘及數十首詩詞和詩鐘。
12、 進而言之,論述者的結論所依據的是這樣一個理念,即通過比較北美人和亞洲人的飲食,飲食本身可以來防止疲倦和憂鬱。
13、 進而言之,空間或空間性可能就是中國古代詩歌藝術的特質。
14、 進而言之,在中國哲學史研究中運用同屬實證方法範疇的實地調查方法,就不僅很有必要,而且也完全可能。
15、 進而言之,象徵了把一個傳統的文化,正在消失的一種玄妙的東西置身到當代文化的語境之中,形成一種衝突。
<< 八 >>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