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之名山


注音

拼音

解釋 古人以著作不便問世,只合收藏在大山之中。比喻著述極俱價值,能流傳後世。《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僕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唐.劉知幾〈上蕭至忠書論史〉:「古之國史,皆出自一家,如魯、漢之丘明、子長,晉、齊之董狐、南史,咸能立言不朽,藏之名山。」也作「藏諸名山」。

詳細解釋


古人以著作不便問世,只合收藏在大山之中。比喻著述極俱價值,能流傳後世。《漢書.卷六二.司馬遷傳》:「僕誠以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僕償前辱之責。」唐.劉知幾〈上蕭至忠書論史〉:「古之國史,皆出自一家,如魯、漢之丘明、子長,晉、齊之董狐、南史,咸能立言不朽,藏之名山。」也作「藏諸名山」。

「藏之名山」更多造句

1、 之衷,成一家之言,雖未能藏之名山,將以傳之同好,此要之白首,豈可以今。

2、 這部兵法我乃是想藏之名山,傳之後人。

3、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我這兩樣東西,也算有了傳人了。

4、 “僕誠已著此書,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5、 大魏真君二年七月七日,道士寇謙之藏之名山,用傳同好(

6、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則補償前辱之責,雖萬被戮,豈有悔哉。

7、 其中有名有姓藏之名山者,亦不下三百種之多。

8、 “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通邑大都”,這個功勞,不說它彪炳千古,至少也是恩澤後人的。

9、 “巨集文偉制,可以藏之名山,傳之其人矣。

10、 草創之末,願藏之名山翻版再來。

11、 即“學富五車、書通二酉、才貫二酉、湘東遺恨、酉陽雜俎”和“藏之名山,傳之其人”。

12、 那司馬遷一家受牽連,恐怕得藏起來吧,太史公自己不說,藏之名山,傳之其人麼。

13、 魯迅常謂文人寫作,固不在藏諸名山,此語甚當。

14、 正如司馬遷形容《史記》,可藏諸名山五百年,等待後人的發現。

15、 那意思,有點像我們中國人的“藏諸名山,留之後世”。

<< 藏幸 藏舟難固 >>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