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文


注音

拼音

簡體 跋文

解釋 寫在書籍、文章的後面或字畫、金石拓片等的邊緣,用於說明寫作經過或加以評價、考釋等的短文。也作「跋」。[例]序跋文︱題跋文

相似詞 後記

跋文詳細解釋


寫在文章、書籍或畫冊後面的文字,內容多為後記、評介等。一般單稱為「跋」。

「跋文」更多造句

1、 弟子智宣已增入4頁的跋文於此薈供的儀軌中。附呈此定案版本。

2、 《清明上河圖》共有歷代13個收藏家寫的14個跋文,鈐章96方。

3、 這篇跋文否定了後世詞人對巫山神女所作的陳詞濫調的褻瀆,讚美了袁崧對巫峽自然景物的描寫,可見楊慎獨到的文學思想。

4、 看著這幅畫,再看這跋文上的序與詩,四個大人全部陷入了沉思。

5、 兩跋文情俱勝,紙上嘆喟,其聲可聞。

6、 前面已失的徽宗題字部分加捲後跋文,是符合這一尺寸的。

7、 作者在跋文中特意註明,“名從主人,如屬於四裔,要雜用其國家語”。

8、 剛才都看入了神,通過這個跋文才知道少年的名字叫王畫。

9、 作為一篇說理文,本文在立意上可圈點。

10、 這場考說理文“論”及應用文體“詔、誥、表、判語”,均有字數限制,不足或超過均為犯規。

11、 一篇不顧及不同觀點的說理文,分數甚至會落到及格線以下。

12、 文字質樸無華,缺乏文學性,但邏輯性強,善於運用具體事例進行說理,使說理文章有了很大發展,對後代議論文的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13、 他的語言準確、洗煉、流暢,文風樸實、平易、沉靜,濃郁的理性色彩使他的文章內容顯得堅實有力、牢不可破,不愧為議論說理文中的上佳之作。

14、 忽馬草坡左側轉出一個少年將軍,飛馬挺槍,直取文丑。公孫瓚扒上坡去,看那少年:生得身長八尺,濃眉大眼,闊面重頤,威風凜凜,與文丑大戰五六十合,勝負未分。

15、 調虎離山之計,然後卻派劉備和文丑轉過來攔截曹操。

<< 跋嘴 跋語 >>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