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拼音

解釋 1.介詞。引進原因、時間、處所等,相當於「於」。[例]出意料|合常情|醉翁之意不在酒,在山水之間。

2.〈書〉詞綴。用作形容詞和副詞的後綴。[例]蕩蕩|迥不同|巍巍若泰山。

3.〈書〉助詞:

(1)用在句末,表示疑問、反問的語氣,相當於「嗎」、「呢」。[例]不亦樂|與朋友交而不信|國家政策,能不慎

(2)用在句末,表示推測的語氣,相當於「吧」。[例]國其將亡|長鋏歸來|知我者,其天

(3)用在句末,表示感嘆的語氣,相當於「啊」。[例]天|命|時

英文 (classical particle similar to 於[yu2])​ in, at, from, because, than, (classical final particle similar to 嗎[ma5], 吧[ba5], 呢[ne5], expressing question, doubt or astonishment)​

法語 à, dans, de, vers, (part. interrog.)​

乎詳細解釋


乎(一)ㄏㄨ | (一)hū

[介]
相當於「於」。如:「合乎規定」、「出乎意料」。《戰國策.燕策二》:「擢之乎賓客之中,而立之乎群臣之上。」唐.韓愈〈師說〉:「生乎吾前,其聞道也,固先乎吾,吾從而師之。」
[助]
1.用於句尾,表示疑問的語氣。相當於「嗎」、「呢」。《論語.學而》:「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清.薛福成〈觀巴黎油畫院記〉:「盍馳往油畫院一觀普、法交戰圖乎?」
2.用於句尾,表示反詰的語氣。《論語.學而》:「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唐.韓愈〈祭十二郎文〉:「如吾之衰者,其能久存乎?」
3.用於句尾,表示召喚的語氣。《論語.里仁》:「參乎!吾道一以貫之。」
4.用於句尾,表示推測的語氣。《左傳.僖公二十一年》:「宋其亡乎?幸而後敗。」
5.用於句中,表示停頓。《文選.陸機.文賦》:「同橐籥之罔窮,與天地乎並育。」宋.周敦頤〈愛蓮說〉:「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6.用於形容詞後,表示讚美的語氣。《論語.八佾》:「郁郁乎文哉!」《孟子.滕文公上》:「巍巍乎有天下而不與焉!」
[歎]
表示感歎的語氣,相當於「啊」。《論語.子罕》:「惜乎!吾見其進也,未見其止也。」清.袁枚〈祭妹文〉:「天乎!天乎!而竟已乎!」


「乎」更多造句

1、 大瓢不高興了,愣地說:“副科長,全連都說你平易近人與戰士們打成一片不分你我,可俺大瓢敬的酒,你咋就不喝呢?你看不起俺大瓢咋地?”。

2、 可憐的張繼科在接過獎盃瞬間顯然還沒有反應過來,“愣”的還舉起獎盃配合記者合影留念。

3、 可憐的張繼科在接過獎盃瞬間顯然還沒有反應過來,“愣”地還舉起獎盃配合記者合影留念。

4、 還有一個叫程懷玉的,我們都叫他‘愣怔’,人就是愣的。

5、 “對了,我問你,當時你愣地衝過來,難道就不怕死嗎?”娟兒插話問道。

6、 一開始他們並不相信王文彬愣的話,“你怎麼知道這墳就是朱興山的?你會不會記錯了?”王文彬一口氣講出了戰爭的始末……

7、 果然,他一露面,高儼的娃娃兵就作鳥獸散了,比來的時候跑得還快,只剩下高儼小朋友愣地站在原地不知所措。

8、 抗日是一件大事,少數人斷幹不了.

9、 他說,不,斷不可,那不是我的意思。

10、 他幾次對我表示,要是在清醒的時候,他斷不會夢想幹這營生的。

11、 2斷不可.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

12、 14這樣,我們可說什麼呢.難道神有什麼不公平嗎.斷沒有.

13、 哲學家斷改變不了自然與社會.

14、 斷不可,我們在罪上死了的人,豈可仍在罪中活著呢?

15、 6斷不是.若是這樣,神怎能審判世界呢.

<< >>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