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查詢內容
注音
拼音
解釋 1.平坦;平順。[例]赴險如夷│化險為夷。
2.使平坦;鏟平。[例]夷為平地。
3.平常的。[例]匪夷所思。
4.〈書〉誅殺;消滅。[例]夷盡│夷戮│夷九族。
5.古代對東方民族的稱呼。[例]東夷、西戎、南蠻、北狄。
6.古代對中原以外各族的蔑稱。[例]四夷│蠻夷│尊王攘夷。
7.姓。
英文 non-Han people, esp. to the East of China, barbarians, to wipe out, to exterminate, to tear down, to raze
法語 raser, exterminer, sauf, étranger
德語 Barbar (S), Yi (Eig, Fam), Stämme im Osten
[名]
1.中國古代東部民族之一。殷商時約分布在今大陸地區山東、江蘇一帶。後泛稱東方各族為「夷」。如:「徐夷」、「淮夷」。《後漢書.卷八五.東夷傳.序》:「夷有九種:曰畎夷、于夷、方夷、黃夷、白夷、赤夷、玄夷、風夷、陽夷。」
2.古代對中原以外各族的蔑稱。如:「蠻夷戎狄」。
3.同輩。《禮記.曲禮上》:「昏定而晨省,在醜夷不爭。」
4.鋤草、平土的農具。《國語.齊語》:「惡金以鑄鉏、夷、斤、斸,試諸壤土。」《管子.小匡》:「惡金以鑄斤斧鉏夷鋸欘,試諸木土。」
5.創傷。通「痍」。《左傳.成公十六年》:「子反命軍吏,察夷傷。」《後漢書.卷四七.班超傳》:「每有攻戰,輒為先登,身被金夷,不避死亡。」
6.平易、平安。如:「化險為夷」。
7.常道。通「彝」。《史記.卷三八.宋微子世家》:「曰王極之傅言,是夷是訓,于帝其順。」
8.姓。如周代有夷詭諸。
[動]
1.鏟平、使平坦。如:「夷為平地」。《左傳.成公十六年》:「將塞井夷灶而為行也。」《國語.晉語六》:「夷灶堙井,非退而何?」
2.誅除、消滅、平定。《荀子.君子》:「一人有罪,而三族皆夷。」唐.柳宗元〈封建論〉:「及夫大逆不道,然後掩捕而遷之,勒兵而夷之耳。」
3.剷草、割草。《周禮.秋官.薙氏》:「掌殺草。春始生而萌之,夏日至而夷之。」
4.陳放、安置。《禮記.喪大記》:「徹帷,男女捧尸夷于堂,降拜。」
5.平均。《左傳.昭公十七年》:「五雉為五工正,利器用,正度量,夷民者也。」唐.孔穎達.正義:「所以平均下民也。」
[形]
1.平坦。《莊子.眩篋》:「夫川竭而谷虛,丘夷而淵實。」《後漢書.卷二四.馬援傳》:「從壺頭則路近而水嶮,從充則塗夷而運遠,帝初以為疑。」
2.愉悅。通「怡」。《詩經.鄭風.風雨》:「既見君子,云胡不夷?」
3.傲慢無禮。《荀子.修身》:「容貌態度,進退趨行,由禮則雅,不由禮則夷固僻遠,庸眾而野。」
夷
1、 一個王朝的凌夷,總是讓人感慨萬千.
2、 乃發向來之瘋癲,因起神州陸沉、天地凌夷之悲,懷怨懟而為斯文也。
3、 此女筋骨雨潤,內蘊精華,他日定非池中物,只是世道凌夷人心不古,終有天資也會走上邪道。
4、 後人談到晚明,不啻動用“天崩地解、綱紀凌夷”這樣嚇人的詞語,似乎那時的人心已像脫僵的野馬失去了任何統一的準則。
5、 一死自甘伸國法,忍教親體受凌夷。
6、 凌乾坤及大長老凌夷均是暗自皺眉,他們有一種共同的感覺,此刻臺上的凌天的確和之前不一樣了,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7、 國權凌夷,疆土淪喪,凇滬協定屈辱於前,塘沽協定繼之於後,凡屬國人,無不痛心。
8、 天降星君,不墜天地、人、修羅、夜叉、畜生六道,只是世道凌夷人心不古,縱有天資也有可能墮入旁門左道,天意難測啊。
9、 況醜虜變詐百出,而倫又以奸邪濟之,梓宮決不可還,太后決不可復,淵聖決不可歸,中原決不可得,而此膝一屈,不可復伸,國勢凌夷,不可復振……
10、 龍戰走到桌子旁邊,看著那上面的一些東西,其中有他熟悉的關係笑蒼天等留下的那些門派的資料,也有龍戰不知道的凌夷的資料。
11、 藉助鎧甲的力量,黎渢輕易做到能夠在黑暗裡視物猶如白晝,視線從左手轉移到凌夷的身上,黎渢緊盯著凌夷雙眼,這雙藍色的眼眸裡的最後一絲驚恐消散,化為一具屍體。
12、 目的研究含有蒼耳子的辛夷鼻炎丸對肝臟功能的影響.
13、 主要成分:辛夷、銀花、甘草、天然氨基酸保溼因子等.
14、 谷口春殘黃鳥稀,辛夷花盡杏花飛。獨憐幽竹山窗下,不改清陰待我歸。錢起
15、 於是,他用辛夷做人的軀幹,用蟬蛻的頭和四肢做人的腦袋和四肢,最後,再用白芨把這幾樣東西粘在一塊。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