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查詢內容
注音
拼音
解釋
1.邪惡。《明史.卷二五八.姜埰傳》:「士子作文,高談孝悌仁義,及服官,恣行奸慝,此科目之病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奸慝懲戒,實良史之直筆,農夫見莠,其必鋤也。」也作「姦慝」。
2.邪惡之人。唐.陳子昂〈禡牙文〉:「奸慝竊命,戎夷不龔,則必肆諸市朝。」也作「姦慝」。
1.邪惡。《明史.卷二五八.姜埰傳》:「士子作文,高談孝悌仁義,及服官,恣行奸慝,此科目之病也。」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史傳》:「奸慝懲戒,實良史之直筆,農夫見莠,其必鋤也。」也作「姦慝」。
2.邪惡之人。唐.陳子昂〈禡牙文〉:「奸慝竊命,戎夷不龔,則必肆諸市朝。」也作「姦慝」。
1、 實踐證明,真正不安本分的並不是“刁民”,而是奸官。
2、 可臨安趙宋王朝苟且偷安,奸佞當道,小可有為之身,豈可為昏君奸臣賣命?
3、 然朝中奸佞當道,意圖加害於興,頒下掘墳鞭屍諭令。
4、 睿郎,如今北平財雄勢大,而天子羸弱,又逢奸佞當道,牝雞司晨,這可是我們大起義軍,清君側的大好時機。
5、 孽國建元101年,廟堂之高,奸佞當道,朝野上下,黨同伐異,貪腐成風;地方上,軍閥割據,混戰連年,乃致於生靈塗炭,白骨露野。
6、 話說唐朝末年,當權者昏庸無能,任人唯親,至使朝堂之上無能之輩滿立,奸佞當道,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困苦不堪。
7、 百種奸偽,不如一實。出自:清·李光地《性理精義》再狡詐、虛偽,也不如誠實。李光地
8、 奸偽的人比正直的人,更容易逃出羅網。雨果
9、 昔商君相秦也,內立法度,嚴刑罰,飭政教,奸偽無所容。
10、 歷歲滋久,鈔法偏虛,物價騰踴,奸偽日萌,民用匱乏。
11、 世之亂也,上下縱於亡等之慾,奸偽相吞,變詐相角,自圖其安而予人以至危,畏難避害,曾不肯捐絲粟之力以拯天下。
12、 冀西唐縣“多山為奸偽盤踞之地,組織極嚴密”。
13、 據證的辦法用來核查奸偽,察情的辦法用來揭露奸偽。
14、 該史料囊括前言、軍事情形、動員事項、敵寇罪行、奸偽罪行、抗戰損失、忠勇事蹟、復員之概況及經過、結論等九大部分,共240頁,計6萬餘字。
15、 朗朗乾坤,忍見小丑竟跳梁;皓皓日月,豈容奸偽欺良善!幸喜金秋十月,文藝座談會唱響主旋律,風正一帆、撥雲見日。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