掛甲


注音

拼音

簡體 挂甲

解釋 1.古戰服。用繩索穿連甲片,層層相綴,以扺禦兵器穿刺。

2.穿上戎裝。[例]?上陣。

3.懸掛戎裝。指退伍;退役。[例]?歸田|屆齡者?而去。


「掛甲」更多造句

1、 三峽兩旁山石林立,有的像賓士的駿馬,有的像頂盔掛甲的武士,有的像溫柔的仙姑,有的像飄飄欲飛的嫦娥,真是千姿百態!

2、 部分金龜科甲蟲由於棲息地的丟失和甲蟲收集者的捕捉而受到威脅。但是總體來說,金龜科種群還是穩定的。

3、 唐代的讀書人都很重視科甲取仕.

4、 兩科甲上!兩個甲等!天佑我武寧,聖人垂憐我大唐啊!

5、 篤志承先懌同心翼後賢見龍徵瑞兆科甲必集聯。

6、 而且丁立在科甲洞裡面的經歷也證實了這一點,他用護身符,居然擋住了礦石的輻射。

7、 宋明時期,莆田方氏科舉盛況空前,科甲人物競達360(進士和舉人)多人.

8、 青雲得路登科甲,黃榜標名負大魁。(造句網lookup.tw整理)

9、 班輩姓名科甲科舉時間任職父。

10、 記者日前在科甲口岸附近的一個貨場見到龐龍標時,他正和妻子整理收購來的九層風、三葉青、黃藥子等藥材。

11、 劉墉雖然有劉統勳的關係,但也是正規的科甲出身,必在“身言書判”四方面合格。

12、 下官以為朝廷命官,必用科甲正途者,為其讀孔、孟之書,學堯、舜之道,明體達用,規模巨集遠也。

13、 N87448毒株1986年分離自雲南傣族52歲女發熱病人的血液標本,曾用血清學方法鑑定為披膜病毒科甲病毒屬。

14、 莆田素有“文獻名邦、海濱鄒魯”之譽,文風日熾,書風盈巷,歷史上有過科甲相望、簪纓世族的盛況,當代也是英才輩出。

15、 明清兩代,崔家共有5位進士、兩位翰林,13人先後任知府、同知、通判等職,可謂詩禮人家,科甲鼎盛,累官進爵。

<< >>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