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


注音

拼音

解釋 1.泛指四時。《詩經.魯頌.閟宮》:「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句下漢.鄭玄.箋:「春秋猶言四時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於是春秋改節,四時迭代。」
2.年齡。如:「春秋正富」。《漢書.卷五四.蘇建傳》:「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3.書名。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為編年體史書。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書常以一字一語之褒貶寓微言大義。因其記載春秋魯國十二公的史事,故也稱為「十二經」。公羊、穀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稱為「春秋三傳」
4.編年史的通稱。古時列國史記多名春秋,後私家著述或私人作史亦沿其名,稱為「春秋」。如《晏子春秋》、《呂氏春秋》、《吳越春秋》、《十六國春秋》、《十國春秋》之類。
5.(西元前722~前481)孔子作春秋,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凡歷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世稱此時代為「春秋」。今多以周平王東遷至韓、趙、魏三家分晉(西元前770~前476)為春秋時代。

詳細解釋


1.泛指四時。《詩經.魯頌.閟宮》:「春秋匪解,享祀不忒」句下漢.鄭玄.箋:「春秋猶言四時也。」《文選.張衡.東京賦》:「於是春秋改節,四時迭代。」
2.年齡。如:「春秋正富」。《漢書.卷五四.蘇建傳》:「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滅者數十家。」
3.書名。孔子據魯史修訂而成,為編年體史書。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共二百四十二年。其書常以一字一語之褒貶寓微言大義。因其記載春秋魯國十二公的史事,故也稱為「十二經」。公羊、穀梁、左氏三家為之作傳,稱為「春秋三傳」
4.編年史的通稱。古時列國史記多名春秋,後私家著述或私人作史亦沿其名,稱為「春秋」。如《晏子春秋》、《呂氏春秋》、《吳越春秋》、《十六國春秋》、《十國春秋》之類。
5.(西元前722~前481)孔子作春秋,所記起自魯隱公元年,迄魯哀公十四年,凡歷十二公,二百四十二年,世稱此時代為「春秋」。今多以周平王東遷至韓、趙、魏三家分晉(西元前770~前476)為春秋時代。

「春秋」更多造句

1、 越王勾踐臥薪嚐膽、勵精圖治,終成春秋五霸。

2、 想當年楚莊王韜光養晦,在春秋爭霸之戰中,一鳴驚人,成為春秋五霸之一。

3、 史書《左傳》傳說是春秋時期的左丘明所著。

4、 我對樊先生和張教授雖然談不上是用“春秋責備賢者”的口吻發言,但對他們的一些經濟學基本觀點還是贊成的。

5、 我們知道孔孟的思想,都是“春秋責備賢者”的作風,孔子所要求的物件,主要的是知識分子。

6、 這在很大程度上告誡人們,所謂春秋責備賢者,但凡盛世,民眾對社會問題的期盼,多繫於吏治得失。

7、 有一句話叫作“春秋責備賢者”,賢者越賢,他承受的道德期望值就越高,也越容易受社會公眾的道德審判。

8、 春秋責備賢者,這等大忠大義,豈是你這等後生小輩、奸佞之徒所能領會的?

9、 但是本著春秋責備賢者的態度,筆者讀了這則正面新聞後產生了許多疑問,想求教於深圳市政府。

10、 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立起來、嚴起來,決不是“春秋責備賢者”,而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必由之路和不二選擇。

11、 “春秋責備賢者”,絲毫沒有苛責前人的意思。

12、 其實大家願意給此劇挑問題,主要還是此劇標榜為歷史正劇,所謂“春秋責備賢者”。

13、 以上所言,雖皆為小疵,較之輯者所下功夫與輯本的文獻價值,亦無傷大雅,但筆者本著“春秋責備賢者的精神”,目光所及,卻是不得不指出的。

14、 孰能無為,故能使眾為也呂氏春秋。民諺

15、 呂氏春秋有云:我的春秋我做主,愛咋咋地。呂子喬

<< 春氣 春秋榜 >>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