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查詢內容
注音
拼音
解釋
明辨對錯曲直的思想、意念。《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明辨對錯曲直的思想、意念。《孟子.告子上》:「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1、 利害之心生,而是非之心昏矣。
2、 良知只是個是非之心。王陽明
3、 瓊沒有是非之心,她會從任何人身上偷走任何東西.
4、 他強調人應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造句網lookup.tw 】,否則便是“非人也”。
5、 良知者,孟子所謂‘是非之心,人皆有之’者也。是非之心,不待慮而知,不待學而能,是故謂之良知。王陽明
6、 傾聽自己的是非之心,但是,不要對自己太苛刻和帶著內疚地感到負擔。
7、 這是顯出律法的功用刻在他們心裡,他們是非之心同作見證,並且他們的思念互相較量,或以為是,或以為非。
8、 惻隱之心、羞惡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9、 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10、 (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為人性;荀子的“性惡論”。
11、 至論仁、義、禮、智,則以惻隱、善惡、辭讓、是非之心為之端。
12、 惻隱之心,仁之端也;羞惡之心,義之端也;辭讓之心,禮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如時雨化之者,有成德者,有達財者,有答問者,有私淑艾者。此五者,君子之所以教也。
13、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14、 儒家孟子認為人天生有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所以人性本善。
15、 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孟子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