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查詢內容
注音
拼音
解釋
代表民意的機構,由人民選舉出來的民意代表所組成。如國民大會、省市議會、縣市議會等。如:「人民對國家政策、公共利益或其權益的維護,可向民意機關等提出請願。」
代表民意的機構,由人民選舉出來的民意代表所組成。如國民大會、省市議會、縣市議會等。如:「人民對國家政策、公共利益或其權益的維護,可向民意機關等提出請願。」
1、 本文所謂“市民意識”,特指在古代城市經濟發展過程中形成的重視商貿活動的新階層之新意識。
2、 市民意識是個人要求對國家行為予以限制的自覺意識,是隨市民社會的建立而逐步生成的。
3、 莫斯科市民意識到,他們實際上應該要投資公共場所,而不僅僅是他們私人所有的。
4、 這與全真教的廣泛宣傳、大力鼓吹有必然的聯絡,也是市民意識日益發展的結果。
5、 對市民意識予以批判的思想內容貫穿於中國新文學的全過程。
6、 可以說,儒家思想與市民意識的激烈衝突陪伴其一生,
7、 他補充說道德和市民意識的更新需要現在就有這樣的討論,但他同時警告這樣的爭論不可能輕易在短時間達成一致。
8、 在商品經濟條件下,由於所有制的不同,市民意識又具有特殊性。
9、 現當代對休閒文學審美主義和意識形態的批評,實際上是高等文化人對市民意識、市民情趣的文化歧視。
10、 另外,通過參加志願者活動,寶安人民已經大大地強化了市民意識,並且加強了社群的凝聚力。
11、 幹部嚴重瀆職,構成犯罪的,要交司法機關處理。
12、 這個殺人犯被司法機關就地正法。
13、 全校師生同仇敵愾,強烈要求司法機關嚴懲偷盜學生錢物的嫌疑人。
14、 作惡多端的歹徒被司法機關逮捕了,群眾莫不拍手稱快。
15、 聽到小強被歹徒打傷的訊息後,師生們悲憤填膺,強烈要求司法機關嚴懲打人凶手。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