癰腫


注音

拼音

解釋 膿瘡。即惡性腫毒。漢.王充《論衡.感虛》:「夫山崩壅河,猶人之有癰腫,血脈不流也。」

詳細解釋


膿瘡。即惡性腫毒。漢.王充《論衡.感虛》:「夫山崩壅河,猶人之有癰腫,血脈不流也。」

「癰腫」更多造句

1、 用於痰熱喘咳、熱痢、熱淋、癰腫瘡毒等症。

2、 雄黃有解毒殺蟲,燥溼祛痰之效,用於癰腫疔瘡,蛇蟲咬傷,蟲積腹痛,驚癇,瘧疾。

3、 綠豆常用於治療暑熱煩渴,心、胃熱盛及癰腫、丹毒等證,對砒石、巴豆、附子等一切草木金石及酒食中毒,大量飲服綠豆,均有解救作用。

4、 馬鈴薯還有一些藥用價值,可以用來主治胃痛、痄肋、癰腫、溼疹、燙傷,是和胃健中藥和解毒消腫藥,性平味甘。

5、 外用治疔瘡癰腫,乳腺炎,淋巴腺炎;花:月經不調。

6、 主治痢疾,便血,水腫,淋病,癰腫,潰瘍,脾胃虛弱,糖尿病,氣管炎,哮喘以及乳汁缺少等症。

7、 後者為玄蔘科植物西藏胡黃連的乾燥根莖,味苦性寒,能退虛熱、除疳熱、清溼熱,多用於陰虛潮熱、溼熱下痢、肝熱目痛、癰腫疔瘡、痔瘡疳熱等證。

8、 味辛苦、涼,活血、祛淤、調經、消水,治療婦女月經不調,胎漏難產,胞衣不下,產後血暈,瘀血腹痛,崩中漏下,尿血、瀉血,癰腫瘡瘍。

9、 水中生長著很多何羅魚,長著一個腦袋卻有十個身子,發出的聲音像狗叫,人吃了它的肉就可以治癒癰腫病。

10、 治吐血,咳血,衄血,便血,血痢,崩漏,症瘕,產後血暈,惡露不下,跌撲瘀血,外傷出血,癰腫疼痛。

11、 治感冒頭痛、咽喉腫痛、黃疸、百日咳、小兒驚風、跌打損傷、癰腫發背、鵝掌風等病症,這種植物在我市並不多見。

12、 具有健脾利溼的功效,主治脾胃虛弱、納少無力、痢疾、便血、水腫、淋證、癰腫、潰瘍。

13、 石針是古代的一種醫療器具,用石頭磨製而成,可以治療癰腫疽皰,排除膿血。

14、 十身犬,四腳獸,身如狗,喜十隻一起行動,一隻為頭目,能使人身體癰腫,凶獸。

15、 法庭內一時養癰長疽,靜候法官宣判。

<< 癰疽 庸保 >>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