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查詢內容
注音
拼音
簡體 碑学
解釋 1.研究考訂碑刻源流、時代、體制、拓本真偽和文字內容等的學問。也作「碑版學」。
2.崇尚碑刻的書派(與「碑學」相區別)。清嘉慶、道光以前,書法崇尚法帖,自阮元倡為南北書派論,包世臣繼起提倡北碑,崇碑之風一時大盛。
1.崇尚碑刻的書派,與帖學相對稱。碑學原本相當發達,至唐,由於太宗偏愛王羲之、獻之的帖書,一度使碑學趨於衰微,直至清嘉慶、道光以後,阮元倡為南北書派論,碑學始得以復興。
2.研究考訂碑刻的時代、體制、真偽、內容、鑑賞等問題的學問。如趙明誠的《金石錄》、郭宗昌的《金石史》等
碑 學
1、 隨後著重論述清代碑學對吳昌碩繪畫的影響,這主要分為技法上的影響以及思想上的影響兩個部分。
2、 進入二十世紀,碑學成為書壇的主流,傳統帖學開始走向邊緣化,很少受到書家的關注。
3、 這在很大程度上是以碑學的眼光來審視帖學的結果。
4、 20世紀以來,書法研究者常常以沈曾植為碑學大家,在一定程度上忽略了他在帖學方面的成就。
5、 習碑之風則盛於清,最終形成了“碑學”。
6、 最後對他的碑學運動的貢獻及在整個書法史上的重要性作出了定位。
7、 帖學觀是碑學大師康有為書學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8、 本文關注的是清代碑學的內在規律及其從中得到的啟示。
9、 在清代碑學書法風潮中,諸多文人書家關注北朝碑版書跡,對其中眾多出自民間的刻石書法,以文人書法之“雅”融通其天真拙樸之別趣,開闢出新境界。
10、 清乾、嘉始,考據學風大起,書法界“碑學派”應運而生,篆、隸、楷書體有了極大的發展,而帖學式微衰落,帖學一脈之草書也一蹶不振。
11、 碑帖鑑賞大家秦公在《秦說碑帖》中指出,從宋朝開始的碑學和帖學風靡了近千年,文人若不明碑帖,如同農夫不辨菽粟,木匠不辨繩墨。
12、 此作雖為唐人雙鉤廓填本,但所含“歐體”筆意甚是明顯,點畫首尾強化方折,在“二王”書法體系中又參考碑學精神,以筆作刀,圓暢方挺。
13、 在沈增植的啟蒙與指導下,王蘧常深受其“學章草,必須從漢隸出,趙子昂所書,雖著意發潑,乃是唐宋人筆法,非其至也”的碑學觀念影響。
14、 而到于右任手中,他在前人基礎上,又強調體勢與結構造型,因不穩而產生拙樸的趣味,標誌著清初逐漸興起的碑學到此臻於極致。
15、 其間出現了鄧石如、伊秉綬、何紹基、趙之謙、康有為、于右任等大家,這些碑學書家借古開今的創造意識,使近現代書法生機勃勃,異彩紛呈。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