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查詢內容
注音
拼音
簡體 经
解釋 1.紡織物上縱向的絲線(與「緯」相對)。[例]經紗∣經絲∣經緯細密。
2.經久不變的道理或法則。[例]天經地義∣離經叛道。
3.傳統的典範的著作;闡述宗教教義的根本性著作。[例]十三經∣道德經∣聖經∣可蘭經。
4.經久不變的;正常的。[例]經常∣不經之談∣荒誕不經。
5.指月經。[例]閉經∣絕經∣調經∣經血不調。
6.治理;經營。[例]經世濟民∣經天緯地∣經商∣經理。
7.經過;經歷。[例]經年累月∣經研究決定∣不經一事,不長一智。
8.忍受;承受。[例]久經考驗∣經得住挫折。
9.地理學稱地表上假想的通過地球南北極而與赤道垂直的線,稱作經線。在本初子午線以東的稱東經,以西的稱西經。[例]~度。
10.中醫指人體內氣血運行的通路。[例]~絡∣~脈∣血不循~。
11.古代圖書四部(經、史、子、集)分類之一。
12.〈書〉南北方向的道路;泛指道路。[例]國中九~九緯(《周禮?冬官考工記?匠人》)。
13.〈書〉上吊。[例]遂~其頸於樹枝,自奮絕脰而死(《史記?卷八十二?田單列傳》)。
14.姓。
英文 surname Jing, classics, sacred book, scripture, to pass through, to undergo, to bear, to endure, warp (textile), longitude, menstruation, channel (TCM), abbr. for economics 經濟[jing1 ji4]
法語 livre canonique, classique, constant, régulier, longitude, passer par, supporter, résister à, subir, gérer
德語 über, via; durch, mittels, per (Präp)
[名]
1.織布機或編織物上的直線,稱為「經」。《說文解字.糸部》:「經,織從絲。」南朝梁.劉勰《文心雕龍.情采》:「經正而後緯成。」
2.連接地球南、北兩極的假想直線。如:「東經」、「西經」。
3.人體的脈絡。如:「經脈」、「經絡」。
4.常道。如:「天經地義」、「離經叛道」。《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夫禮,天之經也。」《莊子.養生主》:「為善無近名,為惡無近刑,緣督以為經。」
5.有特殊價值,被尊為典範的著作。如:四書、五經、十三經。《荀子.勸學》:「始乎誦經,終乎讀禮。」
6.中國圖書目錄四部分類之一。即經、子、史、集的「經」,指儒家典籍及小學方面的書。
7.闡揚宗教教義的典籍。如:佛經、《聖經》、《可蘭經》。
8.專講某種事物或技藝的文章、著作。如:《水經》、《茶經》、《馬經》、《山海經》。
9.女性月經的簡稱。如:「經期」、「停經」、「閉經」。
10. 數目字。古代以十億為兆,十兆為經。見《太平御覽.卷七五○.工藝部.數》。
11. 姓。如晉代有經曠。
[動]
1.劃分、度量。《周禮.天官.冢宰》:「體國經野。」《淮南子.要略》:「經山陵之形,區川谷之居。」
2.從事、謀劃。如:「經商」、「慘澹經營」。
3.治理、管理。如:「經世濟民」。《周禮.天官.大宰》:「以經邦國,以治官府。」
4.歷、過。如:「身經百戰」、「飽經憂患」、「經年累月」。唐.李商隱〈籌筆驛〉詩:「他年錦里經祠廟,梁父吟成恨有餘。」
5.承受、忍受。如:「經得起挫折的考驗。」
6.縊、上吊。《論語.憲問》:「自經於溝瀆而莫之知也。」《史記.卷八二.田單傳》:「遂經其頸於樹枝,自奮絕脰而死。」
[形]
平常、尋常。如:「荒誕不經」。《史記.卷一二.孝武本紀》:「所忠視其書不經,疑其妄書。」
[副]
恆常、時常。如:「他經常頭痛。」《文選.嵇康.與山巨源絕交書》:「然經怪此意尚未熟悉於足下,何從便得之也?」
經
1、 世界上有些債臺高築國家的經濟體系易導致通貨膨脹。
2、 具備相當的翻譯經驗,並將把翻譯作為終生事業來經營對待!
3、 本文認為,人類翻譯經歷了三個階段,即口語翻譯階段、文字翻譯階段和文化翻譯階段,目前我們已經處於文化翻譯階段。
4、 曇無讖是公元五世紀初北涼著名的譯經大師。
5、 趙行德遣走朱王禮派來的信使,再度埋首提筆抄譯經典。偌大一座城已幾為空城,戰火隨時可能延及,局勢危急,但對行德而言,卻有了一段寧靜的時光。從視窗可以望見一大群飛鳥,塵埃似的自北向南飛去。井上靖
6、 熟悉工程機械和飲料機械,9年現場翻譯經驗。與多個國家的工程師合作過。
7、 本公司是一傢俱多年翻譯經驗的專業翻譯機構,擁有三百餘名專兼職翻譯,大部分均為高階專家、學者、教授及留學人員。
8、 聯合國口譯員通常有數年的口譯經驗。
9、 聖經詩歌漢譯經歷了翻譯主體的更替和語體的演變,呈現出從散文體到新詩體、再到“以詩譯詩”的文學化的演進。
10、 西天譯經三藏傳法大師賜紫臣施護奉詔譯。
11、 爾後留長安弘福寺譯經,由朝廷供給所需,並召各地名僧20餘人助譯,分任證義、綴文、正字、證梵等職,組成了完備的譯場。
12、 當時有兩位著名的譯經者,安世高和支婁迦讖。
13、 鳩摩羅什既通梵語,又懂漢文,佛學造詣極深,翻譯經律論傳94部、425卷,是中國佛教史上四大譯師之一。
14、 由於工作業績突出,我所翻譯公司在全國第五屆翻譯經營研討會上被中國譯協授予首批“翻譯服務誠信單位”榮譽稱號。
15、 其後,不再譯經,唯精勤禮誦,修諸福業,衣鉢以外之物,隨得隨施。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