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查詢內容
注音
拼音
簡體 临难不避
解釋
面臨危難時,並不躲避。形容勇敢膽大。[例]青年人應該有臨難不避、勇於拼搏的精神。
到了危難的關頭,能挺身面對不逃避。《東周列國志.第四四回》:「夫料事能中,智也;盡心謀國,忠也;臨難不避,勇也。」
臨 難 不 避
1、 為將者當披肩執銳,勇於身先士卒,臨難不顧,賞必行,罰必信。
2、 被堅執銳,臨難不顧,為士卒先;賞必行,罰必信。
3、 歷史上,無數中國軍人“臨難不顧生,身死魂飛揚”,留下了一曲曲英勇不屈、視死如歸的慷慨壯歌。
4、 “臨難不顧生,身死魂飛揚”“戎馬鳴兮金鼓震,壯士激兮忘身命”。
5、 逢山開路,遇水疊橋,披堅執銳,臨難不顧,身先士卒,賞必行,罰必信,是為先鋒!
6、 如果做不到“臨難不顧生”,在戰場上畏首畏尾,沒有一往無前之勇氣,就會喪失稍縱即逝的戰機,導致將士亡命、領土易手的嚴重後果。
7、 “這種臨難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儲存下來的思想,將永遠活著,不會死去。
8、 “他的這種為人民工作的精神,這種臨難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儲存下來的思想,將永遠活著,不會死去。
9、 高祖嘉其臨難不屈,賜其家粟帛甚厚。
10、 認為“他的這種為人民工作的精神,這種臨難不屈的意志和他在文字中儲存下來的思想,將永遠活著,不會死去”。
11、 歷朝歷代許多仁人志士都具有強烈的憂國憂民思想,以國事為己任,前仆後繼臨難不屈,保衛祖國,關懷民生,這種可貴的精神使中華民族歷經劫難而不衰。
12、 如五代清議亡,士大夫盡失忠義之氣;而宋朝清議之風復起,士大夫遂“以名節為高”,仁人志士能做到臨難不屈。
13、 一個人有了羞恥之心,才能知恥而後知義、後知勇、後知廉;才能臨財不貪,臨難不屈,才能謙和退讓、取捨有度;明做人之理,曉民族之義。
14、 何叔衡在“新民學會”時就以性情剛毅著稱,臨難不苟正是他這種品格的表現。
15、 我不知戰,但知無走,平生久要,臨難不苟。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