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往知來


注音

拼音

解釋 觀察過去的事實,便能推知未來可能的變化。語本《列子.說符》:「是以聖人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也作「鑑往知來」。

詳細解釋


觀察過去的事實,便能推知未來可能的變化。語本《列子.說符》:「是以聖人見出以知入,觀往以知來,此其所以先知之理也。」也作「鑑往知來」。

「觀往知來」更多造句

1、 你已不止上過一回當了,鑑往知來,不要重蹈覆轍了。

2、 歷史的教訓值得我們好好總結。鑑往知來,只有徹底地清算過去的失誤,才能把握現在,展望未來。

3、 鑑往知來,古人是承認的,今人也必須承認,因為歷史已經為我們提供了足夠的證據。

4、 俗話說“鑑古知今,鑑往知來”,今天的磁體產業情況與五年前、十年前大不一樣,和1983年相比更是截然不同!

5、 對小說文體發展的前景,與其茫然,還不如先回頭看,俗話說:“鑑往知來”。

6、 有的朝貢方物,明成祖厚往薄來,“其以土物來市者,官給鈔酬其值”。

7、 由於朝貢貿易奉行“厚往薄來”的原則,對於維持了28年的鄭和下西洋,它只能是虧本的買賣。

8、 在厚往薄來的原則下,中原帝國往往承擔沉重的經濟負擔,朝貢體系因而和實行政治上欺壓和經濟上盤剝的西方殖民體系有巨大差異。

9、 鄭和下西洋執行“厚往薄來”的既定方針,並貫徹於下西洋的始終,這反映我中華泱泱大國的胸懷。

10、 其一,“厚往薄來”的政策最後導致國庫空虛。

11、 “厚往薄來”的政策,在鄭和下西洋中體現得更為淋漓盡致。

12、 鄭和下西洋,明朝實行‘厚往薄來’,沒有侵佔他國一畝土地,得到東南亞各國人民的歡迎。

13、 因為明朝政府奉行“厚往薄來”的原則,堅持送出的總是要比得到的多,受到海外諸國的廣泛歡迎,無不踴躍朝貢。

14、 朝貢貿易是鄭和下西洋貿易活動的基本形式,帶有封建宗主國“厚往薄來”的性質。

15、 古代中國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她不但有光輝燦爛的物質文化成就,而且堅守和平交往、厚往薄來、利他主義等“王道”理念。

<< 觀翫 觀望 >>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