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查詢內容
注音
拼音
解釋 1.說;講。[例]言而不繁|姑妄言之。
2.所說的話;言論。[例]語言|格言∣言猶在耳|聽其言而觀其行。
3.一句話或一個字。[例]一言九鼎|洋洋萬言|五言絕句。
4.〈書〉助詞。置於動詞前,為湊足音節,無實義。[例]言歸於好。
5.姓。
6.二一四部首之一。
英文 words, speech, to say, to talk
法語 dire, mot, parole, opinion, propos
德語 Wort, Wörter (S), sprechen (V), Yan (Eig, Fam), Radikal Nr. 149 = sprechen, sagen, Wort (Varianten: 讠, 訁)
言(一)ㄧㄢˊ | (一)yán
[動]
1.說、講。如:「難言之隱」、「大言不慚」、「苦不堪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2.談論。《論語.學而》:「賜也,始可與言詩已矣。」宋.蘇軾〈日喻〉:「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見而名之。」
3.陳述。唐.白居易〈琵琶行〉:「自言本是京城女,家在蝦蟆陵下住。」
4.詢問。《左傳.昭公二十五年》:「叔孫氏之司馬鬷戾言於其眾曰:『若之何?』莫對。」
5.告訴、告知。《史記.卷九七.陸賈傳》:「酈生瞋目案劍叱使者曰:『走!復入言沛公,吾高陽酒徒也,非儒人也。』」
[名]
1.話語、所說的話。如:「有言在先」、「忠言逆耳」、「人言可畏」。《論語.公冶長》:「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
2.字。如:「七言詩」、「共三十萬言」。《論語.衛靈公》:「子貢問曰:『有一言而可以終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
3.一句話稱為「一言」。如:「一言興邦」、「一言以蔽之」、「君子一言既出,駟馬難追。」
4.學說、言論。如:「一家之言」。《孟子.滕文公下》:「楊朱、墨翟之言盈天下。天下之言,不歸楊則歸墨。」《韓非子.孤憤》:「又將以法術之言,矯人主阿辟之心,是與人主相反也。」
5.姓。如春秋時有言偃。
6.二一四部首之一。
[助]
語助詞,無義:(1) 置於句首。《詩經.衛風.氓》:「夙興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左傳.僖公九年》:「凡我同盟之人,既盟之後,言歸於好。」(2) 置於句中。《易經.繫辭上》:「德言盛,禮言恭。」《詩經.邶風.泉水》:「駕言出遊,以寫我憂。」
1、 由此而言,愛因斯坦還是很有天賦的。
2、 由此而言的宇宙論不能定性為“唯氣論”的自然哲學,而是在“道德的形上學”觀照之下的“本體宇宙論”。
3、 由此而言,莊子的政治思想還是具有相當重要的現代價值和意義的。
4、 由此而言,適宜的飲食,是擁有健康的大腦的至關重要的前提.
5、 由此而言,黃靜顯而易見地被海淀警方超期羈押了2個月.
6、 所以企業基金會的領袖往往對自身和創辦企業的關係言之不詳。
7、 方舟子有一定的專業基礎,但言之不詳,失之於漏;他過去的有些言論也很不靠譜,比如他否定祖國醫學,是一個攻其一點不及其餘的過激論者。
8、 唯有這心劍之法,劍典中言之不詳。
9、 片刻後我就知道她言之不詳的原因。
10、 所以,言之不詳,言之不盡在所難免,請大家包涵。
11、 至於其到底有何哲理,則言之不詳。
12、 華清宮的園林及宮廷建築佈局,宮內建築的使用功能,目前學界尚言之不詳。
13、 這自然不會是無心之失,二人都是聰明過人之輩,莫非是李念有什麼驚世的來歷不成?白凝香想到路上多次問到李念的出身,他都言之不詳,心下更是懷疑。
14、 太二四24因為假基督和假申言者將要起來,顯大神蹟和大奇事;若是可能,連選民也要迷惑了。
15、 神在召會中所設立的,第一是使徒,第二是申言者,第三是教師;其次是行異能的,再次是得恩賜醫病的,幫助的,治理的,說各種方言的。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