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查詢內容
注音
拼音
簡體 谇
解釋 1.〈書〉責罵、呵斥;質問。[例]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之(《莊子?山木》)。
2.〈書〉諫諍、直言規勸。[例]謇朝誶而夕替(《楚辭?屈原?離騷》)。
英文 abuse
德語 missbrauchen, beschimpfen
[動]
1.責罵、斥責。《聊齋志異.卷七.細柳》:「一日,生赴鄰村飲酒,適有追逋賦者,打門而誶。」
2.詰問。《莊子.山木》:「捐彈而反走,虞人逐而誶之。」
3.告知。《漢書.卷一○○.敘傳上》:「既誶爾以吉象兮,又申之以炯戒。」《後漢書.卷五九.張衡傳》:「慎灶顯於言天兮,占水火而妄誶。」
4.進諫、規勸。《楚辭.屈原.離騷》:「余雖好脩姱以鞿覊兮,謇朝誶而夕替。」
誶
1、 當了面雖不敢怎麼樣,背地這詬誶謠琢你言我說,出好些有天沒日的話。
2、 方東林勢盛,羅天下清流,士有落然自異者,詬誶隨之矣。
3、 佃戶曹二婦悍甚,動輒訶詈風雨,詬誶鬼神;鄉鄰里閭,一語不合,即揎袖露臂,攜二搗衣杵,奮呼跳擲如羉虎。
4、 幸不即敗,而一門之內,詬誶時聞,使其夫入妾之室則怨語愁顏,入妻之室乃柔聲怡色。
5、 有那一等不得志的小人詬誶謠諑之詞,背裡說三道四,不知怎麼傳到賈珍耳裡。
6、 據應伯爵一干小人詬誶謠諑,唆使武松,欲行借刀殺人之陰事。
7、 甚或離間讒構,密運陰謀,詬誶囂陵,罔循禮法,使罹毒者吞聲,旁觀者切齒,猶嘵嘵稱所生者之受抑。
8、 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鬆聲,水際聽欸乃聲,方不虛此生耳。若惡少斥辱,悍妻詬誶,真不入耳聲也。
9、 春聽鳥聲;夏聽蟬聲;秋聽蟲聲;冬聽雪聲;白晝聽棋聲;月下聽簫聲;山中聽松風聲;水際聽內乃聲;方不虛生此耳。若惡少斥辱;悍妻詬誶;真不若耳聾也。張潮
10、 餘常言仍願聽先進領導,絕無成見,只須諸先進顧全先後言行,不以中正為不可教,則汪、胡諸同志如推誠入京,餘雖在詬誶中,無不樂從其後,盡國民天職。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