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查詢內容
注音
拼音
簡體 谣诼
解釋
〈書〉造謠毀謗。[例]眾女嫉余之蛾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楚辭?屈原?離騷》)。
毀謗、不真實的話。《楚辭.屈原.離騷》:「眾女嫉余之娥眉兮,謠諑謂余以善淫。」
謠 諑
1、 謠俗詞,甕中無斗儲,發篋無尺繒。友來從我貸,不知所以應。曹操
2、 霍氏談雞色舞,或許喚起美名記憶,或許是謠俗的認同,給我的印象很深。
3、 自頃家競新哇,人尚謠俗,務在噍殺,不顧音紀,流宕無崖,未知所極,排斥正曲,崇長煩淫。
4、 嵇康在《琴賦》中,把它列為當時流行的‘謠俗‘作品一類。
5、 然而簡牘未編,紀傳鹹闕,炎涼已積,謠俗遷訛。
6、 阿英在那樣一個時代就關注非物質文化遺產,醉心於謠俗和鄉野的趣味,在當時的環境裡,能理解他的人,大概是有限的。
7、 一是欣賞苦難邊上美麗的謠俗;二是遠離社會核心地帶,與政治保持距離;三是對內心感受保持忠誠。
8、 皆中國人民所喜好,謠俗被服飲食奉生送死之具也。
9、 此外,還有不少意義與其相近的詞,如“風俗”、“習俗”、“民風”、“謠俗”等。
10、 其民羯羠不均,自全晉之時固已患其僄悍,而武靈王益厲之,其謠俗猶有趙之風也。
11、 摘要北朝時期,社會上曾一度流傳著大量的時政謠諺.
12、 謠諺所傳達的倫理觀念,既有與官方正統教化倫理高度一致的一面,同時也不乏異質的聲音。
13、 這些“活”在人們口頭上的古謠諺,清新自然,富有生氣,精湛生動地描繪了當時的歷史時代,在中國古代文化長河中閃耀著永恆的光輝。
14、 而謠諺本身則表現出世俗性和多樣性.
15、 當然,這些不符合歷史之處,從整體上來說是無損於謠諺本身的光輝的。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