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

拼音

解釋 [名]
1.志同道合的人所組成的有組織、有主義的團體。如:「政黨」、「革命黨」。
2.因利害關係而結成的小團體。如:「結黨營私」、「狐群狗黨」。《左傳.僖公九年》:「臣聞亡人無黨,有黨必有讎。」漢.桓寬《鹽鐵論.禁耕》:「眾邪群聚,私門成黨。」
3.朋友、同輩。指意氣相投的人。唐.韓愈〈山石〉詩:「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4.古代地方的組織名稱。以五百家為一黨。《周禮.地官.大司徒》:「五族為黨。」漢.鄭玄.注:「族,百家;黨,五百家。」《禮記.學記》:「股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5.親族、姻戚。如:「父黨」、「母黨」。
6.姓。如明代有黨還醇。
[動]
偏袒、偏私。《書經.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論語.述而》:「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
[形]
正直的。同「讜」。如:「黨言」、「黨論」。

詳細解釋


[名]
1.志同道合的人所組成的有組織、有主義的團體。如:「政黨」、「革命黨」。
2.因利害關係而結成的小團體。如:「結黨營私」、「狐群狗黨」。《左傳.僖公九年》:「臣聞亡人無黨,有黨必有讎。」漢.桓寬《鹽鐵論.禁耕》:「眾邪群聚,私門成黨。」
3.朋友、同輩。指意氣相投的人。唐.韓愈〈山石〉詩:「嗟哉吾黨二三子,安得至老不更歸。」
4.古代地方的組織名稱。以五百家為一黨。《周禮.地官.大司徒》:「五族為黨。」漢.鄭玄.注:「族,百家;黨,五百家。」《禮記.學記》:「股之教者,家有塾,黨有庠,術有序,國有學。」
5.親族、姻戚。如:「父黨」、「母黨」。
6.姓。如明代有黨還醇。
[動]
偏袒、偏私。《書經.洪範》:「無偏無黨,王道蕩蕩。」《論語.述而》:「吾聞君子不黨,君子亦黨乎?」
[形]
正直的。同「讜」。如:「黨言」、「黨論」。

「黨」更多造句

1、 我們歷來提倡艱苦奮鬥和實事求是的作風。

2、 實事求是是我們的優良作風。

3、 我們的政策是鼓勵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但是不能搞邪門歪道。

4、 抗戰時期,我們求賢若渴,對參加抗戰的文化人,關懷照顧(造句網lookup.tw/7860115.html),細緻入微。

5、 這種虛假、浮誇的作風,和我們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是格格不入的。

6、 體現了我們堅持理論創新、與時俱進的巨大勇氣。

7、 堅持任人唯賢,反對任人唯親,這是我們幹部路線的一個重要特點。

8、 對於犯罪的人,我們的政策歷來是懲辦與寬大相結合,並給以出路,以觀後效。

9、 “懲前毖後,治病救人”是我們挽救犯錯誤同志的一貫方針。

10、 我們的幹部絕不應該見錢眼開,利令智昏。

11、 抗日鬥爭中,我們的各級幹部和人民同甘共苦,衝破了重重困難,戰勝了內外敵人,取得了今天的勝利。

12、 任人唯賢是我們任用幹部的一條基本原則。

13、 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是我們的一貫宗旨。

14、 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後,我們撥亂反正,實行改革開放政策,全國很快呈現出安定團結,繁榮昌盛的新局面。

15、 我們也要不斷地進行吐故納新,以增強戰鬥力。

<< >>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