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查詢內容
注音
拼音
簡體 拟
解釋 1.〈書〉逾越本分;超過。[例]武德四年,始著車輿、衣服之令,上得兼下,下不得儗上(《新唐書?卷二十四?車服志》)。
2.〈書〉比較;相比。通「擬」。[例]雖聞義則徙,道存於起予;而儗人失倫,事均乎玩物(唐?駱賓王〈答員半千書〉)。
3.〈書〉摹擬。[例]菊花香滿把,聊得儗陶潛(宋?陸游〈秋晚歲登戲作詩〉二首之一)。
英文 doubtful, suspicious, variant of 擬[ni3], to emulate, to imitate
法語 douteux, suspect, imiter
德語 nachahmen, fraglich
[動]
1.僭越、超過。如:「僭儗」。《漢書.卷四七.文三王傳.梁孝王劉武傳》:「出稱警,入言蹕,儗於天子。」《新唐書.卷二四.車服志》:「武德四年,始著車輿、衣服之令,上得兼下,下不得儗上。」
2.比擬。通「擬」。《禮記.曲禮下》:「儗人必於其倫。」《漢書.卷二九.溝洫志》:「且褒斜材木竹箭之饒,儗於巴蜀。」
3.摹仿、仿照。《新唐書.卷二二四.叛臣傳下.高駢傳》:「新聲度曲,以儗鈞天。」宋.陸游〈秋晚歲登戲作〉詩:「菊花香滿把,聊得儗陶潛。」
儗
1、
© CopyRight 2025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