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和


注音

拼音

解釋 1.唱歌時,一唱一和。[例]攜手唱和|輕聲唱和

2.以詩詞互相酬答。[例]唱和詞章|詩酒唱和

3.互相呼應、配合。[例]他們彼此唱和,贏得此次網球賽的雙打冠軍。

4.比喻彼此和諧融洽(多指夫妻關係)。[例]鶼鰈情深,唱和融洽。

英文 antiphon (i.e. solo voice answered by chorus)​, sung reply (in agreement with first voice)​, to reply with a poem in the same rhythm

法語 antienne, réponse chantée

唱和詳細解釋


1.唱歌時,互相應和。《荀子.樂論》:「唱和有應,善惡相象。」《資治通鑑.卷二七二.後唐紀一.莊宗同光元年》:「陪侍遊宴,與宮女雜坐,或為豔歌相唱和,或談嘲謔浪。」
2.以詩詞互相酬答。唐.張籍〈哭元九少府〉詩:「閒來各數經過地,醉後齊吟唱和詩。」《二刻拍案驚奇.卷一七》:「今遇知音,不敢愛醜,當與郎君賞鑒文墨,唱和詞章。」
3.互相呼應、配合。《後漢書.卷一○.皇后紀下.安思閻皇后紀》:「更相阿黨,互作威福,探刺禁省,更為唱和,皆大不道。」《新唐書.卷一七四.李宗閔傳》:「而宗閔中助多,先得進,即引僧孺同秉政,相唱和,去異己者。」

「唱和」更多造句

1、 校園人聲鼎沸,不時摻雜著吉他演唱和優揚的樂器旋律。

2、 另外,高淳陽腔目蓮戲是一唱眾和,鑼鼓喧天,不用管絃,舞臺上是看不到胡琴、絲絃這些常規戲曲伴奏的樂器,而安徽的祁門在舞臺上還可以看到胡琴。

3、 其“一唱眾和”,以打擊樂和絲、竹、弦、管等樂器配樂伴奏,唱腔可塑性大、聲調高亢,既具南派之溫柔敦厚,又兼北風之慷慨激昂。

4、 而陽腔目連戲最大的特點就是一唱眾和,鑼鼓音節,不用管絃。

5、 力量大的明顯特徵就是一唱眾和。

6、 過去的湘劇高腔,一唱眾和,鼓板擊節,不用管絃。

7、 其中,有兩個曲目吸收了民歌——“勞動號子”一唱眾和的演唱形式。

8、 用鑼鼓伴唱,不用管絃;一唱眾和,獨唱與幫腔結合;運用腔滾結合的歌唱方法滾調。

9、 五位青年推著小車子,喊著黃河歌謠,一唱眾和的“跳龍門”。

10、 它的特色是一唱眾和,唱腔可塑性大、聲調高亢,既具南方溫柔敦厚之雅韻,又兼北方慷慨激昂的氣概。

11、 潮劇由宋、元南戲演變而來,有一唱眾和的形式,表演細膩,服裝用潮繡,有地方特色。

12、 演唱形式上,《等》劇改變了傳統贛劇幫腔一唱眾和的形式,新增西方歌劇中的獨唱、重唱、混聲合唱等多種演唱形式。

13、 校風和諧,多元統一,濃濃家國之情;校歌雄壯,一唱眾和,朗朗鏗鏘之趣。

14、 說實話,媒體記者和某些時評作者對這種無價值新聞的“一唱眾和”,實在無異於街頭的起鬨,除了譁眾取寵,吸引眼球,令人側目外,並無什麼意義。

15、 通過這一個網路交流平臺,人們能夠迅速地參與公共事件,發表看法,支援或否定意見,提出建議,併發起號召,煞有“一呼萬應、一唱眾和”之勢。

<< 唱空城計 唱好 >>





使用條款 | 私隱政策 | 聯繫我們 |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