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輸入查詢內容
注音
拼音
解釋 1.獨;只有。也作「惟」。[例]唯一|唯有|唯獨。
2.〈書〉對於尊長的應答之詞,表示恭敬的意思。[例]父召無諾,先生召無諾,唯而起(《禮記?曲禮上》)。
3.〈書〉助詞。用在句首或句中以補湊音節,調節語氣。也作「惟」、「維」。[例]今乃立六國後,唯無復立者(《漢書?卷四十?張陳王周傳?張良》)。
英文 -ism, only, alone, yes
法語 consentir, seulement
德語 -ismus , allein, einzig, nur (Adj), aber ja, ja
唯(一)ㄨㄟˊ | (一)wéi
[副]
1.獨、只有。通「惟」。《易經.同人卦.彖曰》:「唯君子為能通天下之志。」《楚辭.屈原.離騷》:「芳與澤其雜糅兮,唯昭質其猶未虧。」
2.以、因為。《左傳.僖公二年》:「冀之既病,則亦唯君故。」《禮記.檀弓下》:「予唯不食嗟來之食以至於斯也。」
3.希望、祈使。《史記.卷八一.廉頗藺相如傳》:「臣請就湯鑊,唯大王與群臣孰計議之。」《漢書.卷九七.外戚傳下.孝成趙皇后傳》:「陛下未有繼嗣,子無貴賤,唯留意!」
4.聽任、聽隨。《左傳.僖公十五年》:「唯所納之,無不如志。」《莊子.說劍》:「然臣有三劍,唯王所用,請先言而後試。」
[連]
雖。通「惟」。《荀子.性惡》:「今以仁義法正為固無可知可能之理邪?然則唯禹不知仁義法正,不能仁義法正也。」《史記.卷一二○.汲黯傳》:「弘、湯深心疾黯,唯天子亦不說也。」
[助]
發語詞,無義。通「惟」、「維」。《論語.述而》:「互鄉難與言,童子見,門人惑。子曰:『與其進也,不與其退也,唯何甚!』」《漢書.卷四○.張良傳》:「今乃立六國後,唯無復立者。」
1、 運用辯證唯物主義考慮問題,是不無裨益的。
2、 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是無所畏懼的。
3、 唯物史觀認為事在人為。
4、 唯德唯廉唯實,盡心盡職盡力。
5、 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
6、 唯德唯廉唯實,盡心盡職盡責。
7、 第二章,“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的務實經濟思想。
8、 語言由命名語言變為符號語言或曰從唯實論轉為唯名論,也即語言的內在性變化為外在性,這正是現代性的起源。
9、 唯實論與唯名論以不同方式影響傳統的生物分類原則。
10、 我讀過你論加爾文心理唯實論的文章。
11、 而卷軸的內容唯實繁瑣,記錄了許多東西,其中最重要的莫過於記載的兩個瞳術,分別是:“破幻之瞳”。
12、 要不唯上、不唯書、只唯實,本著知無不言、言無不盡的態度,真實反映民意,進一步推動政府工作。
13、 筆者認為,科學唯實不唯書,唯見不唯傳。
14、 唯名論和唯實論之爭儲存並發展了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鬥爭之火。
15、 不唯上、只唯實,王伯祥帶領壽光縣幹部群眾苦幹實幹,硬是把一個有名的窮縣打造成了全國百強縣。
© CopyRight 2024 LOOKUP.TW Rights Reserved.